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中考会考网 > 福建中考 > 厦门中考 > 文章正文
 
2007年厦门中招择校生不能超过总数30%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2exam.com整理 2007-4-24 8:03:29
台海网4月24日讯 (记者 邱华明)2007年厦门市中招政策昨天公布,市教育局方面表示,政策基本延续去年内容,但是政策导向上,更强调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昨天,厦门市教育局方面公布政策时,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今年中招政策,除了保持政策的稳定外,主要强调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这里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要促进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均衡发展,包括在招生上对普高、职校招生数量的安排,相对比较均衡,也体现教育均衡导向。二是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并且提高质量,其中包括引导学校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学生的课程不能有偏废。

  另外,为了普高、职校均衡发展,市教育局要求严格执行普通高中录取择校生的“三限”(限分数、人数、钱数)政策,择校生招生数不能超过招生总数的30%。

  值得注意的是,从具体的文件看,今年随着松柏中学、湖滨中学、厦门十中、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四所学校新晋级省一级达标校,今年进入第一批招生的学校比去年增加。而随着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细微调整,一些招生的具体条件也进行了微调。(具体可以参见右方的表格)

  今年中招报名与志愿填报仍然是分开进行,中招报名时间为5月13日至16日,采取的是网上报名方式;中考的时间为6月22日至24日。仍然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在中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划片招生 外地生在借读校报名

  今年招生报名仍划分为三个片区,即思明和湖里片区,海沧和集美片区,同安和翔安片区,考生报名点所在片区即为该考生的招生片区,符合报名条件的应届考生原则上应在学籍所在校报名,在厦门市公办学校借读的外地考生在借读校报名。

  本市户籍考生确需在借读校借考的,须经原学籍校、借读校同意,报两校所属考区招生机构记录汇总后,报市招生考试中心备案。

  本市户口的往届考生和外地就读回厦升学的考生统一到户口所在行政区招生考试机构报名。

跨片报名 不能填报一中、双十

  跨片区报名的考生不能填报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六中、外国语学校等四校普高普通生及师范类五年制高职。以下对象属跨片区报名考生:

  (1)5月17日前户口不在本市的考生 (享受市民待遇的考生除外);

  (2)户口在本市,但户口所在片区与报名点所在片区不一致的考生 (不含科技中学、外国语学校的岛外统招和集美中学、音乐学校的统招应届毕业生)。

照顾录取 5月18日前交登记表

  今年对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录取照顾对象及办法也作出了具体规定。详细的规定可参见市教育局网站上的文件。

  各类照顾录取对象必须填写市招生考试中心统一编制的《注意录取考生登记表》,连同有关部门的证明,于5月18日前上交报名点,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特别提醒

各省高考考题不同

外地考生应慎重报考


  对于在厦门上学的不少外地户籍考生来说,如果符合在厦门参加中考的有关条件,还是应该慎重选择报考,这涉及到将来参加高考问题。因为根据现行的高考政策,外地户籍考生必须回到原户籍所在地。

  今年的厦门中招文件,特别提出:“各报名点应于考生报名时向考生及家长告知、解读中招相关政策。对于外地户籍考生,还应告知如下内容:①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招报名的有关规定,高招报名时考生须回户籍所在地报名。②因课程改革的实施,各省的教材有较大差异,高考考题也与我省不同,外省户籍考生选择在我市报名参加中招中考时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慎重选择报考。”

  市教育局一位有关人士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曾经有一位江西省户籍学生,在厦门念高中后,高考报名时要求在厦门参加高考,但是根据教育部“高招报名时考生须回户籍所在地报名”政策,这是不允许的,结果最终还是无法在厦门参加高考。

  有关人士说,这是外地户籍考生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有必要提醒相关外地户籍考生,因为按照目前厦门的中招政策,有的外地户籍考生获得了报名参加厦门中考资格,但是三年后却要面对高考政策问题,特别是高中实行课改,各省的教材、高考考题都有可能不同。

志愿怎么填看看这张表

  今年的招生工作意见,对设定的4个招生批次和招生学校做了具体的安排(见下表)。除师范类五年制高职和厦门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空乘专业只录取第一志愿外,各批次其他学校如第一志愿未录满额,可招后续志愿。

第一批设8个志愿

招生类别


  省一级达标学校普通生、厦门二中普通生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五缘学村的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五年制高职和在厦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招生范围

  外国语学校、集美中学、科技中学、师范类五年制高职面向全市招生;非师范类五年制高职和在厦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按《招生计划》划定的片区招生;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六中、同安一中、翔安一中、松柏中学、湖滨中学、厦门十中、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等九所一级达标校在面向学校所在地片区招生的同时,每校向其他两个片区共招10名符合该校普通生录取标准的考生。厦门二中在面向思明和湖里片区招生的同时,向其他两个片区共招45名符合该校普通生录取标准的考生。本批次投档录取中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六中、外国语学校和师范类五年制高职不录取跨片区报名考生。

招生条件

  ①省一级达标学校普通生的录取条件: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6个维度全部达到良好以上(含良好),投档分达到该批次普高的统一控制线,理化政等级组合必须达到一类等级,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分,按志愿优先原则,首先对理化政等级组合AAB以上(含AAB)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若无法完成招生计划,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分,按志愿优先原则,再对理化政等级组合为ABB的未出档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

  ②厦门二中的录取条件: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6个维度全部达到良好以上(含良好),投档分达到该批次普高的统一控制线,物理、化学、政治三科等级组合必须达到二类等级。

  ③五年制高职(艺术类、体育类除外)录取条件: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含合格),理化政等级组合达到三类等级;投档分的录取控制线为270分(若招不满可降至243分)。

  ④艺术类、体育类五年制高职录取条件是: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含合格),经专业测试合格者,投档分最低录取控制线为162分,按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

  ⑤在厦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录取条件是: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含合格)。

第二批设8个志愿

招生类别


  省一级达标校择校生、双十中学中澳高中课程实验班学生

招生条件

  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6个维度全部达到良好以上(含良好),物理、化学、政治三科等级组合达到二类等级。在此前提下,省一级达标校在该校普通生第一批的第一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下30分内,根据考生志愿和考生的投档分,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双十中学中澳高中课程实验班在双十中学普通生第一批的第一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下40分内,根据考生志愿和考生的投档分,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择校生的录取遵从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原则。

第三批设10个志愿

招生类别


  省二、三级达标普通高中及一般普通高中(含民办普高)普通生;非师范类五年制高职和在厦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第一批剩余指标;在厦门地区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招生范围

  按《招生计划》划定的片区和指标招生。

招生条件

  ①省二、三级达标普高普通生: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含合格),投档分达到招生学校所在片区二、三级达标普高的最低控制线,理化政等级组合达到二类等级,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分,按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②一般普高 (含民办普高):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含合格),投档分达到招生学校所在片区一般普高 (含民办普高)的最低控制线,物理、化学、政治三科等级组合达到三类等级,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分,按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③非师范类五年制高职和在厦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录取条件同第一批。

  ④在厦门地区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条件是: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含合格)。

第四批设10个志愿

招生类别


  省二、三级达标普高择校生、综合高中;在厦门地区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第三批剩余指标;厦门地区内的非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厦门地区外的中等职业学校。

招生范围

《招生计划》所划片区

招生条件

①省二、三级达标普高择校生: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含合格),理化政等级组合达到三类等级。在此前提下,在该校普通生第一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下30分内,根据考生志愿和考生的投档分,按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择校生遵从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原则。

  ②综合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 (含合格),投档分达到该批次综合高中的最低控制线,理化政等级组合达到三类等级,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分,按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③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录取条件是:综合素质评价毕业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2个维度均达合格以上(含合格),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分,按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所有考生应在所报的所有志愿中至少填报两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民办高中和综合高中学生入学后不能转学或借读到公办全日制普通高中。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